x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究的创新与突破 ———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究:边疆想象、民族认同与文化建构》简介
来源:三等奖
访问量:5680
发布时间:2019-07-19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究的创新与突破

 ———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究:边疆想象、民族认同与文化建构》简介

李 淼

 

 

一、内容摘要

 

半个多世纪以来,对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研究已不鲜见,其中也不乏学术含金量较高的研究成果。但总的来看,与非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或电影学其他层面的研究相比,人们对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还都远没有达到其应有的水平,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本书力图从 “边疆想象” “民族认同 “文化建构等几个层面,较全面、系统地研探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从某种程度而言,具有一定的开创性意义。本书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2015年间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故事片)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细读、对比分析、史论结合、田野调查等方法,结合电影学、美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传播学等理论,在梳理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以边疆想象、民族身份和文化认同为切入点,分析其各个历史阶段不同的叙事特征、美学风格,剖析各时期少数民族文化政策对电影创作的影响,以及这背后所体现出来的文化 “场域中的权力纠葛关系,力图探究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怎样建构民族共同体的主体形象,解析少数民族电影与边疆少数民族想象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认识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文化本质和内涵。


二、主要贡献

 

本书首先从史学的角度起笔,以社会历史语境下的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的流变为切入点,较完整地梳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十七年期间,20世纪改革开放以后和进入21世纪以来等,各不同时期的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以及与之相关的国家政策,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商业化探索、原生态创作等各种现实话题。接着,又分专章较详尽地阐释了 “边疆想象”“民族认同与文化身份建构”“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文化隐喻等内涵丰赡而又极富思辨性的命题。由少数民族化与电影化的双重建构所引出的各种思考颇具意味性和哲理性,如论及 “从想象 ‘乌托邦到现实 ‘异托邦’”“‘寻根思潮的文化投射” “云南影像中的全球化投射”“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疾病隐喻等等,都能见出作者的深度思考和深刻的人文关怀。一些讨论有理有据,既拓宽了研究思路,也能给人以诸多想象和启示。当然,书中也对云南的边疆自然景观、少数民族的服饰、歌舞奇观、少数民族的习俗与节庆的仪式化呈现作了有一定理论深度的介绍、分析和读解,有助于人们在了解少数民族风情,探索他们独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时,对 “他者想象的合理性认同给出了一种有参照价值的经验和心得。特别是最后的个案分析———论述电影 《阿诗玛》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建构,是去实地考察后写成的。书中专门论证了该电影是如何产生的,是怎样实现了 “从文学叙事到影像叙事的转变等等,都是有说服力和可信性的。本书所体现出来的努力和所下的田野调查功夫,给人们以诸多启示,也为以后的探讨者提供了一种方法论意义上的研究途径。总的说来,本书的研究视角独特,涉及面广,思路清晰,也有较强的理论深度,将对深入研究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独特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李淼,云南昆明人,电影学博士,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2017年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影视艺术与民族文化传播。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以上项目2项,参与国家级项目3项,在核心刊物发表影视艺术相关研究论文十余篇,参与编著专著5部。



关于我们 | 建议意见 | 网站声明 | 文件下载
版权所有: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友情链接:
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