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云南社会/边疆与生态环境”社科学术沙龙在省社科联举办
来源:
访问量:5154
发布时间:2016-01-28

2016年1月14日下午,省社科联与昆明学院社科联联合举办了主题为《云南社会/边疆与生态环境》的社科学术沙龙。本次沙龙活动邀请了云南大学原副校长林超民教授担任嘉宾主持;省政府研究室原副巡视员杨烨研究员作为评议人,省社科院科研处处长、国际水历史学会主席郑晓云研究员以《水历史与水环境变迁》为题、昆明学院徐波教授以《整体史视野下的中国社会变迁与生态环境》为题、云南大学西南环境史研究所所长周琼教授以《环境史视野中的生态文明建设探索》为题、省社科院尹仑研究员以《气候人类学》为题分别作了主旨发言。来自省社科院、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省社科联的相关专家学者及昆明学院2015年度省社科创新团队全体成员参加了此次沙龙活动。


 

郑晓云研究员从少数民族多元的水文化、元代以来中原文化对云南水治理的影响、历史上中东、欧洲、中国水利工程的比较,延展到最新的精准治水、以水考量城市及区域发展的水4.0理念,以纵横两个方面人水互动的历史与现实,启发大家对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开展系统、深入思考。

徐波教授在对近400年来西部地区社会变迁与生态环境的内在逻辑和基本线索进行探索的基础上,揭示出对西部生态环境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经济发展的同质化,也即与内地趋同化--包括前期的农业化,后期的农业化与重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相叠加。同时提出,建议国家西部战略更为理性和审慎的《适度性原则》、《适合性原则》、《共生性原则》、《依存性原则》等。

周琼教授阐述了在面对学理性与应用性结合的挑战与质疑背景下,环境史立足《经世致用》的学科使命,以让历史告诉未来的目标,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重大现实问题研究,探索云南模式的实践。为传统基础学科在新的发展时期以树立问题意识为导向,主动思考、解决现实问题,从国家重大战略发展中汲取传统学科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提供了卓有借鉴意义的案例。 

尹仑研究员立足气候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 更是一种社会和文化现象的认知,从人类学的视角,以藏族村寨气候传统认知、行为及其变迁为个案,阐述了人与气候之间的文化关系、气候变化对人类文化的影响及其适应等,提出认识、利用、改变、适应和维护气候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及其灾害的新的认识视野与方法。

四位主旨发言人的研究成果与精彩发言引起大家热烈的讨论,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与生态保护问题、解决中西部发展非均衡问题的实现途径、跨学科开展生态问题研究的理论方法等等成为讨论的核心。

评议环节,杨烨研究员肯定了学界对生态文明建设开展的前瞻性、跨学科研究,对学者们的深入研究与敬业精神致以敬意。同时,也指出学界在开展现实问题研究时,要以敏锐的洞察力发现问题,在充分关注到问题的多面性、关联性、差异性等基础上开展系统研究,得出更为科学、客观、中立的结论,更好地为党和政府建言献策。


 

最后,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张瑞才研究员对本次沙龙研讨做了总结性发言。张书记从三个方面谈了对社科学术研究的看法:第一,应始终坚持政治导向,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本次沙龙讨论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不完全是一个纯粹的学理问题,它既是一个生态问题,又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文化问题,还是一个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大目标能否实现的民生问题,所以要从政治的高度审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坚持政治导向,树立绿色文明理念。第二,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树立创新发展理念。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创新是学术的生命力。在学术研究中,要以问题倒逼推进学科体系的重大创新。在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建构中,要重视地方知识、本土文化,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推进研究范式和方法转化。第三,坚持责任导向,树立责任担当。学者既要《坐而论道》,更要坚守学以致用的价值理念,承担使命,勇于担责。学术研究的目的在于服务现实,需要对重大实践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重大实践经验进行有效总结概括提升,把经验层面的东西上升为理论,指导实践。

      
 

本次社科学术沙龙营造了政学互动、校院合作、多学科交流的良好氛围,省社科联和昆明学院社科联共同举办学术沙龙充分体现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在引领社科学者明确研究方向、研究路径、搭建社科学者交流互动平台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关于我们 | 建议意见 | 网站声明 | 文件下载
版权所有: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友情链接:
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