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大背景下的姚安实践
来源:
访问量:5421
发布时间:2011-11-25

 

--云南省姚安县《文化姚安》建设纪实

董家成

 

每天吃过早饭,年过七旬的杨竹梅老人早早来到租房旁边的广场,张罗着自己的花灯用具,开始一天的跳灯活动。喜欢打扑克牌的老伴则带上小凳,与三五牌友在广场亭子间《斗地主》。这个因梅葛而名的广场,也就随着新的一天喧闹起来。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尽可以找到自己中意的节目。闹花灯、吼梅葛、健身舞、跺左脚、对山歌,无论是民间艺术还是现代音乐,都能在其中寻到知音。谈到自己的晚年生活,杨竹梅老人最常说的话就是《再年轻三十岁就好了》。这位平生热爱唱歌跳舞的山村老人,原以为就这样在大山里终老一生,没想到听说县城建起了梅葛文化广场,老年人都能在这里发挥特长,自娱自乐,于是征得老伴儿女同意,到县城租房过起了城里人的日子。本来老两口可以到州府跟儿子住,但老人迷恋上了这里的文化氛围,这一来就再也不想走了。梅葛广场,这个被姚安人称之为自己的文化名片的大众休闲娱乐场所,犹如磁石般吸住了许许多多追求健康幸福生活的人们。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姚安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素有《文献名邦》、《花灯之乡》、《梅葛故地》美誉的云南省姚安县,因其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古迹文物集聚、文化传承丰富的特点,长期受人称道。但如何让丰富、灿烂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发展、转化成为文化产业,走出一条《文化带动百业兴》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一直是历届姚安县委、政府思考的重要内容。从《十一五》时期开始,姚安县委、政府在重新审视县情,认真分析比较优势与劣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文化荣县》战略,建设《文化姚安》,构建《中国福地·福禄之城》,把姚安建设成为南永经济带历史文化旅游核心区的战略目标,五年多来坚定不移探索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途径,走出了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新路子。

借古铄今的崭新尝试

举凡对姚安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其古大今小的历史,说其《大》,大在其有史可据的时空竟然长达2100多年,而且管辖地曾经泛及今日四川、贵州及云南的大片广袤土地;说其《小》,现今全县国土面积仅1803平方公里,不足21万人口,全年财政收入才刚刚过亿。把握其《大》,得俯瞰全域,回望2100多年的时空,用心去感悟那些从耳边呼啸而过的历史及人物;细微处洞察姚安之《小》,得有《月晕而雨,月拙而风》的功力,以达《上观天文,以察时变;下观人文,以化成天下》之效。

人杰地灵、钟灵毓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姚安,早在公元前109年就设置弄栋县,唐武德四年设姚州都督府及南中统部,节制今川南、黔西、滇东南和滇西大片领地,南诏时置弄栋节度,宋为大理国的八大名府之一,元置姚安路军民总管府,明设姚安军民府,民国改姚州为县,史称《六诏之中分,三川之门户,南中之锁钥》。境内文物古迹众多、馆藏文物丰富,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华寺,有德丰寺、李贽桥、文峰塔、文昌宫等省、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珍贵文物达600余件,位居全州第一、全省第三。姚安历史文化名人荟萃,唐代李善、骆宾王,明代李贽、徐霞客等均有诗文留姚;姚安籍文人陶珽、陶珙兄弟,则有诗集传世;清代高奣映博学多才,著书八十余部;甘氏一门著述甚丰、流传于世;清代姚安军民府知府纪容舒,史称《姚安公》,其子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对姚安多有美谈;民国赵鹤清、由人龙、由云龙均有诗作刊印于世,赵鹤清画集《滇南名胜图》饮誉海内外,演绎了《九爽七公八宰相,三王一帝五封候》的政治文明传奇和《一门出五举,三步两道台》的佳话。姚安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丰富,《梅葛》、《花灯》、《坝子腔》、《莲花落》四大民族民间音乐声情并茂。长篇史诗彝族梅葛被誉为《彝族的百科全书》。花灯源远流长,优秀剧目曾到北京怀仁堂演出;花灯小戏《三开井盖》于1997年参加全国第七届《群星奖》决赛演出,荣获银奖。莲花落曲艺独特,大型剧目《第一课》进京参加全国曲艺调演。姚安有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有漂亮的彝族服装,有格调迥异的彝族姑娘房、土掌房、垛木房,有妙趣横生的婚姻习俗,有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节日,在姚安,素有一座姚州城,半部云南史之说。

改革开放以来,姚安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但是,县域经济发展仍然有许多制约因素,综合分析县域经济发展的条件与制约因素,姚安仍然是《农业弱县、工业小县、三产差县、资源贫县、财政穷县和自我发展能力差县》。通过分析姚安的比较优势与劣势,最终得出结论:姚安的历史是文化的历史,姚安的辉煌曾经是文化的辉煌,姚安的魅力是文化的魅力,姚安的比较优势是文化的优势。为扬长避短,使优势转化为发展的动力,从《十一五》开始,姚安县紧紧抓住全省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和楚雄州建设文化强州的战略机遇,在进一步深化县情认识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姚安在全州、乃至在全省129个县(市)中的比较优势,充分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独特的区位优势,审时度势,积极融入攀昆经济圈、南永经济带,全力打造南永经济带绿色产品加工和历史文化旅游核心区,明晰了建设文化姚安的比较定位。为尽快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文化富民、文化惠民的目标,提出了实施《文化荣县》战略,建设《文化姚安》,构建《中国福地·福禄之城》,把姚安建设成为南永经济带历史文化旅游核心区的战略决策。为整合姚安特色文化旅游资源,推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经对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进行科学分析、高度提炼、形象定位和包装策划,形成了《姚安文化旅游总体策划案》,提出了构建《中国福地·福禄之城》的总体思路,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打造《中国福地·福禄之城--姚安》的文化旅游品牌。自此,文化姚安建设正式拉开了帷幕。

承前启后的创新实践

走 在姚安的每一个地方,都能感受到姚安文化的浓浓氛围。来到龙华寺、文昌宫、光禄古镇等地,古今名家的字画随处可见。民间歌舞,民间艺术遍布城乡。为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姚安县从传承创新历史文化入手,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事业发展的活力,不断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文化资源的传承保护和文化精品打造,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为更好地发挥文化活力,该县从致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事业发展活力入手,在文体广电视系统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花灯剧团等公益性文化单位中实行管理体制改革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组建广电网络公司,实行企业化运作;撤销县电影公司,组建电影事业管理站,一次性解决了县电影公司的历史遗留问题;建立文艺创作奖励机制和出版专著扶持机制;先后招考和引进急需的广播电视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栏目策划制作专业人才4人,招考花灯剧团临时合同制工人17人,在临时合同制工人中公开招考4名正式职工,满足花灯剧团发展的需求;改革广播电视广告经营模式,引进广告人才,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拓展广告业务,广告收入逐年增加。

同时致力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文化事业发展后劲。多方筹措资金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两馆一站建设工程》、《千里彝山文化长廊工程》、《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和《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等重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县、乡、村三级文化网络初步形成。投资6500万元建成了梅葛文化广场,使之成为姚安对外开放的《大客厅》和展示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和现代文明的一大窗口。先后投资141万元,建盖了总建筑面积1555.49平方米,功能齐全的县图书馆综合楼,被评定为国家二级图书馆,投资280万元建设县文化馆综合楼,投资1500万元建设县体育馆,新建1215.57平方米的乡(镇)文化站,基本实现了《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有文化站、村(组)有文化室》的目标。抓好对重点文物古迹的抢救维修,抓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抓好部分村组文化室和农家书屋的建设。全县建设《村村通》小片网56座用户3000余户,农户家庭地面卫星单收站8454座,有线电视网络已覆盖57个村(居)委会、用户达35000户,发展数字电视1050户、广电互联网700户,广播综合覆盖率为100%,电视综合覆盖率为98 .5%,形成了多种传输手段、多层次、多渠道、多功能、无线与有线相结合、广播与电视相结合的混合覆盖网,不断改善公益性文化事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状况。

通过挖掘整理文化资源,促进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完成民族民间艺人调查和命名工作,组织《非遗》民间艺人的申报培训,收集整理有重要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的重点保护项目,上报省级民间艺人7人,州级民间艺人23人,其中:被公布为省级民间艺人的3人、州级民间艺人的19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申报,2006年5月姚安县花灯、梅葛、官屯乡马游坪村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被公布为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6月姚安彝族梅葛、姚安花灯、姚安坝子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扩展名录;编制印刷民族音乐进中小学音乐课堂教材2000册,在大成中学和全县部分小学开展民族音乐进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唱。征集民族文物、民族服饰和社会流散文物1000余件,姚安馆藏文物位居全州县市之冠,名列全省第三;全县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0项,其中,有国家级1项、省级3项、州级7项、县级9项,龙华寺于2006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梅葛文化》、《葫芦笙之乡》、《葫芦笙文化节》、《福禄升》、《中国福地·福禄之城》、《福禄之城》等文化知识产权进行了商标注册,有效保护文化品牌。先后收集整理编辑出版了《姚安花灯音乐集成》、《姚安莲花落》、《姚安县综合卷》、《文化姚安》、《姚安文史》、《文化姚安》(画册)、《纪念云南姚安历史文化名人高奣映书画展作品集》、《爱我姚安》、《梅葛歌王》、《鬼蝴蝶》、《品读姚安》等书籍。自办内部发行刊物《荷城文艺》每期发行1000册,组建了梅葛女子管乐团参加在昆明举行的《2008红河之声云南省第三届优秀管乐团队展演比赛》,并荣获铜奖。组织开展了首届新农村文艺汇演和组队参加了云南省首届《俏花灯》灯迷演唱电视大赛,《老两口约会》荣获楚雄州首届新农村文艺汇演一等奖和最佳组织奖两项殊荣。以彝族梅葛、坝子腔、花灯演出为突破口,制作了《梅葛故地,彝州文府--姚安》、《李贽与姚安》、《坝子上的福禄之地》、《年关里的彝家日子》四部电视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举办了云南省花灯艺术周,云南省首届花灯灯谜大赛。提升了姚安的影响力。县农戏协会从成立至今共创作剧目407件,自办刊物《农民戏剧》刊出45期(现更名为《姚安花灯》),出版内部书籍《农民戏剧选》、《姚安花灯优秀剧目选》,花灯剧目《三开井盖》、《老俩口约会》、《县爷观灯》、《大补缸》、《双进门》、《小店门前》等一批优秀剧目分别在全国、全省、全州获奖。

致力文化体育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打造艺术精品。以中央、省、州重大赛事为平台,组建了姚安县梅葛艺术团,打造具有姚安特色的文艺精品参加全州《青歌赛》,选送的《梅葛组合》《造天地》和《吃麦粑》荣获原生态唱法二等奖,魁剑同志荣获通俗唱法三等奖,代表队集体荣获组织奖。青年彝族歌手周丽珍登上《星光大道》舞台。组织县、乡、村新农村文艺汇演,推选精品剧目《老俩口约会》参加州级汇演,获得了表演一等奖和最佳组织奖的好成绩,选送参加全省首届新农村文艺汇演,荣获创作二等奖和表演二等奖,并参加了滇西地区新农村优秀剧目的巡回演出。姚安县信用社金秋艺术团组队参加了云南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第三届《金秋风采》舞蹈大赛,参赛节目小邑拉花《赞家乡》、花灯歌舞《荷城金秋》均获一等奖(彩虹金奖)。

创新农村文化扶持发展方式,采用《冠名挂钩》的方式,以《一名县级领导、一个县级部门、一个村委会联系扶持一支农村业余文艺演出队》的《3+1》模式,扶持农村业余文艺队发展。积极开展《三下乡》活动、《大家乐》活动和节日庆典文艺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大农村电影放映经费投入,购置流动放映车1辆、数字电影放映机6台,恢复了9个农村个体电影放映队,成立了16支电影放映小分队,组建了7个乡(镇)文化站电影放映队。扩大农村业余文艺演出队伍,发展乡村文艺演出队77支,业余文艺演出人员662人,其中坝区业余文艺演出队有37支,演职人员570多人,各支业余文艺演出队都配备有服装道具、音响等演出器材。这些农村业余文艺演出队,既宣传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又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也推进了农村文化的发展。依托文化资源优势,打破发展瓶颈,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让人通过文化认同姚安,让人关注姚安,让人来姚安投资,让人来姚安发展,把姚安打造成一个文化产品,使居住者满意,外来者羡慕,投资者放心,适宜于人生活、创业、向往的区域,从而提升姚安经济社会发展的竞争力,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融于文化之炉,炼就一个历史与现代的新姚安。

           历史文化 的潜心打造

结合滇中大昆明国际旅游区和楚雄精品旅游环线建设规划,积极融入滇中经济圈和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建设战略,立足历史文化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优势,姚安县在文化建设的大环境中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聚力打造历史文化旅游核心区,把文化的发展立于坚实的土壤,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

借助在历史上的辉煌,姚安发挥独特优势,充分挖掘资源,走出适合姚安实际的发展路子,围绕全县发展规划,切实加强文化旅游项目的策划、包装和营销,统筹抓好坝子田园风光、文峰塔和南湖片区、诸葛武侯祠和诸葛亮首擒孟获古战场遗址、西湖片区、紫金山天文台姚安观测站等旅游景区(点)的规划建设,将光禄古镇、马游彝族梅葛文化生态保护区打造成精品旅游景区,将县城打造成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注重整理、开发姚安历史文化名人、彝族刺绣、民族民间工艺品等文化遗产,全力办好以《祈福文化节暨二月八龙华会》和《彝族梅葛文化节》、《彝族葫芦笙文化节》等为重点的节会活动,推出特色彰显的文化旅游品牌,努力使文化资源优势向文化旅游产业集中。着力开发集自然风光、民族建筑、民俗活动、民族饮食、民族风情、水上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和专门性的民族文化旅游生态村,充分展示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吸引县外企业投资开发姚安旅游业,加强各类文化人才和旅游从业人员的引进和培养。创新宣传促销方式,立足昆明、攀枝花及州内重点客源市场,积极参与省、州举办的各种文化旅游宣传促销活动,扩大姚安特色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为有效提升特色文化旅游形象,突出福禄文化优势,姚安县把打造《中国福地•福禄之城》特色文化旅游品牌作为重头戏,以历史文化、彝族梅葛、姚安花灯、坝子腔作为《福》文化的内涵,以县城梅葛文化园、体育馆、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等标志性文体设施为支撑,建立福禄文化、历史文化、名人文化、彝族文化、科普文化研究基地,将姚安县城打造成历史文化、科普文化与福禄文化并重的国家级特色文化旅游名城。以光禄古镇旅游开发为重点,新建福文化广场、福禄大道、福田福地等一大批重点旅游景点,努力把光禄古镇打造成祈福圣地、人居福地、中国第一个福文化古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加大马游梅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开发力度,将马游至花椒园一带建设成为《梅葛文化显著、彝族风情浓郁、福禄元素厚实》的重要旅游区域。广泛组织开展开发福禄文化风情园、福禄饮食文化产品和民族风情旅游活动,扶持热心农户组建《福》文化大院和文化中心户,丰富福禄文化的旅游载体。同时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创新《政府主导、企业为主、行业促进、市场推动》的发展模式,完善政策体系构建,积极搭建全县文化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的平台。努力把姚安打造成南永经济带的区域性物流商贸中心,楚雄州优势农产品重要加工和贸易基地、旅游商品及特色商品集聚和交易中心,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以光禄古镇二期工程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与之相配套的文化休闲活动区、旅游服务接待区和宾馆、酒店等配套建设。加快推进下口坝、文峰塔景区开发项目、洋派湿地公园项目和投资诸葛武侯祠旅游开发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粮贸宾馆改造及新建四星级宾馆项目,不断提高旅游接待服务水平。以光禄古镇为重点,加大旅游推介宣传力度,立足姚安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加强文化旅游项目的策划、包装,统筹抓好坝子田园风光、文峰塔和南湖片区、诸葛武侯祠和西湖片区、紫金山天文台姚安观测站等旅游景区的规划建设和宣传,扩大姚安特色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光禄古镇一期开发建设完成对外开放的基础上,力争今年接待游客16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7400万元以上,增长20.9%。

加快推进重点旅游项目开发、文化旅游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调查、分类和整理文化旅游资源,组织开展系列文化活动,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人文环境。组织和承办了云南姚安历史文化名人高奣映学述研讨会书画展系列活动。科学编制文化旅游业发展规划,完成了《姚安县文化旅游总体策划案》、《姚安县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姚安县特色城镇规划纲要》;编制完成了《光禄小集镇总体规划》修编、《光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整治规划》和《姚安县光禄古镇旅游规划》;对彝族梅葛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开发,编制了《中国彝族梅葛文化发祥地--楚雄彝族自治州马游坪彝族梅葛文化生态保护区发展规划》。通过深度挖掘优势资源潜力,基本形成以构建《中国福地.福禄之城》为核心,以光禄古镇和县城梅葛文化园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为《龙头》,以彝族梅葛文化生态保护区开发为重点,山坝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县域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抢抓先机再谋新高

由于持之以恒紧抓文化建设大繁荣大发展,使得姚安县在文化建设中争取了主动,夺得了先机。随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全县更加奋发努力,按照中央、省、州党委的部署,实施强农稳县、兴工富县、开放活县、人才立县和文化荣县五大战略,建设食品加工、轻工、冶金矿产、文化旅游五大重点产业,积极参加与南永经济带的产业分工合作,打造南永经济带绿色产品加工和历史文化旅游的核心区,努力把姚安建设成为区域经济显著、民族文化荟萃、城乡发展协调、人民生活富裕、充满生机活力的文化姚安。

全县上下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的主要工作,通过创新学习方法,充实载体,狠抓结合,使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深入到广大干部职工中,传播到全县村村寨寨,成为引领文化建设的行动指南。认真制定学习计划、学习方案,突出重点、精心组织,以抓学习促发展,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本着打牢基础,学深学透的原则,创新学习方式,采取辅导学、座谈会学、报刊促学、网络学等方式,重点学习胡锦涛同志的报告和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全会通过的《决定》、《公报》,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实质。宣传文化战线集中时间组织全县宣传文化系统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全会精神,做到全员覆盖、先学一步,学深学透、融会贯通。县电台、县电视台、县电子政务网、党建网充分发挥宣传阵地主渠道作用,开辟了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专栏和公益广告,对全县各级各部门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好的做法、先进典型等进行宣传报道,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使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人心。县级80多个部门、9个乡(镇)、77个村(居)会、10000多名党员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迅速掀起了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热潮。

在学习的同时把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与实施《十二五》规划、桥头堡建设相结合,把发展文化产业与保护传承开发民族文化相结合,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与发展文化产业相结合,把提升公民素质与增强法制意识相结合,把发展文化产业与加强党的建设相结合,紧紧抓住云南省实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全力实施《文教立县》和《旅游兴县》战略。围绕构建《中国福地•福禄之城》,建设南永经济带历史文化旅游核心区目标要求,继续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实施《一二一》工程,开发好一个古镇,以历史文化、佛教文化和府衙文化为主线,深入推进光禄古镇开发建设;建设好一支队伍,全面加强宣传文化系统干部队伍和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推出一批文艺创作精品和演出节目精品,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制定创作计划,抓实抓好精品创作,精心打造一批以花灯、梅葛、坝子腔为主体的精品文艺节目;拍好一部电影或电视剧,积极联系中央、省、州主流媒体和有一定实力的影视公司,逐步组织拍摄表现姚安传统花灯文化艺术的电影或电视剧;打造一台大型花灯戏剧,以姚安花灯为元素,重点打造一台展示高氏家族700多年历史变迁的高水平的大型花灯剧;培强一支业余花灯文艺队,采取《专业剧团带业余队伍、业余队伍补充专业队伍》的形式,培强壮大一支农村花灯文艺队;出版一套文化精品丛书,编撰出版一套含历史文化、文化名人、古今楹联、民族文化和文学艺术的《文化姚安精品系列丛书》,推进文艺精品创作;办好一个节庆活动,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社会参与的办节模式,举办大型文化旅游活动;办好三年一次的农村文艺汇演,从2012年起恢复全县三年一次的农村文艺汇演;成立文化建设基金会,整合力量,采取政府出一点、部门出一点、企业赞助一点的方式,建立姚安县文化建设基金;做好一次历史文物普查申报和命名,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做好国家、省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推荐工作,建设姚安县博物馆,提升博物馆展示水平;开发一批特色旅游商品和特色菜,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和彝族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开发文博产品、绿色土特产品、民族工艺品等为主的文化旅游商品和特色餐饮美食。力争通过《一二一》工程实施,切实加大项目实施力度,不断完善共公文化基础设施,建立竞争激励和约束机制,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文艺精品不断涌现,文化遗产得到传承保护,文化事业繁荣发展,让大多数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使广大人民群众的公共文化权益得到保障。以提升光禄古镇开发为重心,强化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深入挖掘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彝族梅葛文化资源,完善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周边县的区域旅游合作,开发历史文化精品旅游线和梅葛文化风情精品旅游线,形成昆明--楚雄--姚安--攀枝花大旅游环线,使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得到长足发展,《文化姚安》建设全面推进。 按照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和《富民强州》的要求,全力开发《文化姚安》,结合党建抓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民族文化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力打造一个政通人和,文化荟萃新姚安。

   文峰塔下我家乡/蜻蛉河水水汪汪/荷城的姑娘荷花美/坝子里飘来坝子腔。东山的月琴来跳脚/西山的梅葛芦笙忙。/唱个调子尼迎远客/马樱花开尼里外香。这首姚安人都会唱、都爱唱的《文峰塔下我家乡》,每当唱起这首歌时,《姚安》在姚安人民的心中,已经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称呼,而是流淌在血脉里的一种精神和力量。这,便是《文化姚安》真正的内核所在,也是姚安决策者所看到的最具价值和影响力的《优势资源》,更是文化建设在姚安的生动实践。

关于我们 | 建议意见 | 网站声明 | 文件下载
版权所有: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友情链接:
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