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云岭大讲堂•一泓讲坛 “抗战时期的云南文学”讲座顺利举行
来源:
访问量:11154
发布时间:2021-05-25


云岭大讲堂一泓讲坛

“抗战时期的云南文学”讲座顺利举行


2021年4月29日14:30,我校在文鼎楼二楼报告厅举行云岭大讲堂一泓讲坛“抗战时期的云南文学”专题讲座

本次讲座由布小继教授主讲,王亚军博士主持。参会人员由红河学院师生代表组成。王亚军老师对“云岭大讲堂一泓讲坛”的情况和本次讲座的主讲人布小继教授做了介绍。

讲座伊始,布小继教授对抗战时期的云南概况进行了具体介绍,图文并茂地向在场师生们展示了1937年7月至1942年5月云南作为大后方以及1942年5月-1945年8月作为前线战场的情况。

接着,主讲人又以当时云南在教育和文化方面的情况为背景,展开了对抗战时期云南文学相关内容的讲解。

 

布小继教授从小说、散文、诗歌、话剧四种文体的角度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在对小说的介绍中,布教授以白平阶的作品《驿运》为例,向在场的师生们讲述了滇缅公路西段修建时建筑工人和普通群众们的艰苦筑路历程。又以当地百姓们在抗战时期的苦难生活为引子,介绍了马子华的作品《飞鹰旗》;除上述作品之外,布教授还介绍了冯至、陈铨等作家作品。

之后,布教授对抗战时期的云南散文进行了介绍,首先为当时的云南散文作了分类,并介绍了以楚图南、马子华、张子斋、张天虚等作家为代表的作品。并对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状况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交代。

同时,布教授还向师生们讲解了以沈从文、老舍、朱自清等为代表的旅滇作家群体在云南时期的创作经历和基本生活状况,围绕着抗战时期云南诗歌的分类以及本土知名诗人,如罗铁鹰、欧小牧、彭桂萼等人的作品作了讲解。此外,还对抗战时期的云南的话剧创作和演出、云南本土剧团、剧社和本土剧作家的写作历程作了讲述。

布小继教授特别指出,当时话剧演出作为抗日宣传的新途径,云南话剧运动树立了三个里程碑,并对这三个里程碑的历史意义进行了梳理。

 

在讲座的结尾部分,布小继教授全面客观、真实生动地从以下五个角度进行了总结:

第一,抗战时期,云南迎来了文学发展的大好机遇(其中列举了西南联大带来大量师资力量和学术人才成为云南教育发展助推力量的例子)。

第二,抗战时期云南文学的发展是合力的结果。一方面是内在需要,一方面是外在推动(布小继教授特别指出这是由于当时教育发展、国民政府党政机关迁入推动的结果)

第三,云南文学的发展具有深刻的滞后性,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类似。

第四,云南本土的文学适应社会变动的能力与文化教育整体水平是成比例的。

第五,在融入中华文化史和中国现代文学史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次讲座的最后一个环节是现场的问答互动。刘美菊同学就“西南联大的持续影响力”问题提问,布小继教授对该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回答。

 

最后,人文学院张勇博士/教授向布小继教授提出了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抗战时期云南作家作品的影响有哪些。

布小继教授以萧乾作品《血肉筑成的滇缅路》为例,讲解了云南作家作品在当时的影响和之后对云南学界、民间和社会在信仰、理念塑造方面的作用。布小继教授指出:云南文学的持续影响与一代代学者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二是抗战时期云南作家的经历和作品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和启示有哪些。

布小继教授指出,通过对云南著名作家李乔生活经历的了解和学习,当代青年应该对如何自立自强,真正成为对国家、社会和民族有用的人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关注。青年学子们要在学习当时作家和学者们吃苦耐劳、不惧艰险的品格之基础上,从这些作家作品中吸取精华,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锻炼出过硬的精神品质。


此次讲座的开展有助于大家更好地了解抗战时期云南文学的概况并从中感受到文学的力量和价值,并提高大家对云南文学发展的自信心与自豪感。


最后,主持人王亚军老师对此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并对主讲人的精彩演讲和在座的师生们表达了感谢。于此,红河学院云岭大讲堂一泓讲坛“抗战时期的云南文学”专题讲座顺利结束。


关于我们 | 建议意见 | 网站声明 | 文件下载
版权所有: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友情链接:
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