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苗区百年变迁的记录 ——— 《区域文化与社会变迁———威宁·石门坎·苗族》简介
来源:三等奖
访问量:5750
发布时间:2019-07-19

苗区百年变迁的记录

 ——— 《区域文化与社会变迁———威宁·石门坎·苗族》简介

 马玉华

 

 

一、内容摘要

本书是作者历时近 13年 (2002年 9月2015年 6月)关注西南民族问题的产物。2002年,作者进入云南大学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就是以研究南京国民政府对西南地区的民族政策为选题的。2006年9月,作者进入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专业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研究项目正式确定为以石门坎为中心的威宁苗族地区百年社会文化变迁。2009年该课题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2015年项目通过验收,2016年6月著作出版。

 

石门坎位于贵州省威宁县西北部,与云南昭通、彝良接壤,处于滇黔的交通要道。石门坎有汉、苗、彝、回、布依等民族杂居,又是我国大花苗聚居区的中心点。20世纪初,英国基督教循道公会传教士柏格理将基督教引入石门坎,使这里成为闻名世界的基督教文明和近代教育文化快速发展的地方。威宁石门坎既是民族杂居区,又是近代基督教影响较大的地区,它不仅在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声名鹊起,而且逐步引起世界注意,成为学术研究热点。

 

本书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以石门坎为中心的威宁苗族地区近百年来的社会变迁进行了系统研究,把视野从单纯的宗教传播扩大到整个区域社会研究,实现了研究视角的突破。

 

二、主要创新

本书广泛收集利用了文献和史志书籍,特别是大量档案资料,包括对300多份贵州省、毕节地区、威宁县的档案和石门乡政府档案的收集和利用,再加上田野调查资料,如访谈和问卷的收集、分析等,形成了文献、档案资料和田野调查的结合。这是本书资料方面的特色。

本书采用了长时段、整体性研究的方法,把以威宁石门坎为中心的滇东北、黔西北苗族地区放在20世纪的长时段中,从苗族传统制度和文化、近代西方基督教的传播及影响、南京国民政府对威宁苗族地区的管理和控制、新中国的社会文化改造和改革开放后的社会进步等方面,梳理了威宁苗族社会发展的历史脉络,分析每个历史阶段影响苗族社会变迁的重大事件,重点分析其社会结构、宗教信仰、思想观念、社会习俗、民族心理等方面的变化及其特点。本书对威宁苗族地区的记载,贯穿了整个20世纪,把晚清至民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国家对该地区的治理及其绩效,非常清晰地反映出来,为当代民族宗教地区的社会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作者简介

 

 

马玉华,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历史系教授,长期从事中国近代边疆民族的史地研究。出版专著两部,主编 《中国边疆研究文库 (初编)》西南边疆卷五卷,公开发表论文数十篇。



关于我们 | 建议意见 | 网站声明 | 文件下载
版权所有: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友情链接:
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