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党何以具有蓬勃生机和强大力量--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来源:
访问量:4948
发布时间:2011-09-23

 

1921年7月1日,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建立起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它给深受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三重压迫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九十年来,党团结和领导中国人民历经艰难险阻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近代以来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新中国建立后,顺利地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进而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胜利。一个强大的、爱好和平的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九十年的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光明伟大正确的党,是一个为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的党,无论遇到何种困难都能克服,无论经历何种曲折都能开拓前进,无论面对何种挑战都能从容应对。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所具有的蓬勃生机和强大力量是我们的事业能够不断前进的根本保证。党何以具有蓬勃生机和强大力量,这是我们在庆祝建党90周年的时候,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从根本上说,党的生机活力来自于党的性质,来自于党的性质,来自于党的先进性。具体来说,我以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批判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体系,贯穿于这一体系中的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恩格斯曾多次提出这一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作用。列宁认为这一世界观给予了人类特别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思想武器。

胡锦涛指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个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以总结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最新成就为根据的、关于整个世界的科学图景,从根本上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这个世界观和方法论内在地具有科学的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不崇尚迷信,不崇拜任何绝对权威,勇于批判旧事物,为新事物的发展开辟道路。中国共产党从成立时起,就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世界、认识中国、总结历史、开辟未来。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通过分析中国国情,分析世界和中国的主要社会矛盾,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和路线。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也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在实践中探索,开创了独具特色的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使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向前发展。当我们的事业出现曲折时,也是依靠这一世界观和方法论总结经验,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继续开拓前进。总之,在九十年的岁月里,我们党领导各族人民打碎旧世界,建设新世界,使一个满目疮痍的旧中国成为一个欣欣向荣的新中国,使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日益成为一个民主、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另一个重要体现,是我们党十分重视思想路线的重要作用。

正确的思想路线来自于正确的认识路线。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在实践中就逐渐认识到中国革命必须走自己的道路,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而确立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思想路线。依据这条路线,我们党批判了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纠正了《左》的和《右》的错误,使革命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道路前进。建国以后,毛泽东又提出,要实行《第二次结合》也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具体情况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我国能够顺利地实现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经济文化,初步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正是得益于继续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然而,在一段时间里,我们在指导思想上出现了偏差,背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前进道路上出现了曲折。特别是十年《文革》,所谓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造成了一场浩劫。实践证明,党的思想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什么时候实行正确的思想路线,党的事业就充满生机活力;什么时候背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的事业就出现曲折,甚至遭受失败。《文革》结束后,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和政治勇气,毅然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统一起来,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江泽民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丰富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从实事求是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再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体现了我们党对思想路线认识的深化。今天,我们在庆祝党成立九十周年的时候,必须牢牢把握党的生命线,使党的生命始终充满生机活力。

二、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理就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主义所追寻的价值目标就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作为无产阶级的政党,理所当然地要把依靠人民,服务人民,为人民求解放、谋利益作为神圣使命。惟其如此,才能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凝聚人民群众的力量,使党的生命充满生机活力,使党的事业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要求全党务必牢记这个宗旨,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我们党把中国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称作工农革命,把中国进行的革命战争称作人民战争,把党领导的军队称作人民军队、人民的子弟兵。土地革命时期,在十分艰难的情况下,党依靠人民使革命的星星之火成为燎原之势,使革命的力量有小到大、由弱到强。抗日战争时期,党推动和领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掀起了全民抗战的高潮,使侵华日寇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解放战争时期,党提出的打败国民党的方针,在政治方面,是放手发动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最广泛的民族民主统一战线,彻底孤立国民党反动集团。同时,在军事和经济等方面也提出了相应的方针。我们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以小米加步枪,打败了国民党八百万军队。伟大的人民战争的实践,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建国以后,党依靠人民的力量不断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精神,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指导下,人民群众焕发出极大的改革热情,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革首先就是由农民创造的。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具有历史的必然性,我们党把握形势发展的要求,顺应人民群众的愿望,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正确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领导和团结人民群众进行了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使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它领域,在中国的大地上蓬勃发展,掀起了改革开放的浪潮。这个浪潮中的主力军就是人民群众。所以,邓小平指出,要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衡量改革开放成败的标准。1992年,针对当时的形势,为了继续推进关系党和国家命运前途的社会主义改革,邓小平曾严正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正是由于我们党依靠群众,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在不长的时期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历史,我们深切地认识到改革开放之路是光明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之路。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其精髓就是求实、为民、改革、发展八个大字。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从党的建设的高度,丰富和深化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弘扬了党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执政为民的基本经验。《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三个代表》其关键是与时俱进,核心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是执政为民。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本,切实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些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这个《脉》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们必须牢记并努力践行党的根本宗旨,使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

三、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中国共产党是以科学理论作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这个科学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我们党成立之前,许多仁人志士为寻找民族解放、国家富强之路,曾经提出各种思想和主张,然而在实践中都没有成功,维新变法失败了,教育救国、实业救国也没有找到出路,辛亥革命曙光初现之后,又为层层乌云笼罩。《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启了新的征程,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以俄为师,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成了中国人民推倒三座大山的历史选择。

中国人民之所以选择马列主义,因为马列主义是科学的真理,指明了社会主义前途。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国的社会主义前途也只有在马列主义指导下才能实现。正如毛泽东所说:领导我们的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来自实践的科学真理。然而,如何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革命正是一个新的历史课题。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就在于它的实践性。如果脱离了实践,把它当作教条,马克思主义就失去了理论的力量,就不可能发挥其指导实践的作用。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曾经产生过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倾向,结果使革命事业遭受严重损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都使我们党深刻地认识到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必须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这里说的理论创新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中国的问题,提出解决中国问题的理论、纲领和路线,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实践创新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实现新的实践目标。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互为目的的,所遵循的原则就是理论同实践相结合。

中国共产党致力于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于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以实事求是、群众路线、自力更生为其精髓,论述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一系列基本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毛泽东思想不仅对中国革命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它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它的基本理论,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都具有指导意义。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毛泽东思想,决不能有丝毫的动摇,绝不能为一些怀疑甚至否定毛泽东思想的错误理论观点所迷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创新成果。它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其本质特征系统论述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么发展等重大理论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在当代中国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毋庸置疑,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党具有强大力量的重要源泉。

四、确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历史,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前仆后继、英勇牺牲的历史,是一部中国人民与党同呼吸、共命运、披荆斩棘,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视死如归。井冈山的斗争,红色根据地军民在极端艰苦困难的条件下,粉碎了敌人一次又一次围剿,作出了重大牺牲。红军长征,30万大军三过湘江、四渡赤水,爬雪山、过草地,在敌人围追堵剿的情况下,英勇战斗,长驱二万五千里,剩下二万五千人。这是何等悲壮,何等伟烈。所以,毛泽东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正是在这些激烈的斗争中,形成了党的历史上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以及后来的延安精神。这些精神激励着广大党员和革命群众沿着先烈们的鲜血开辟的道路继续前进,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迎来了新中国的黎明。

建国以后,我们的党员干部遵循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关于继续保持艰苦奋斗、谦虚谨慎的思想作风的要求,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为名利所诱,不为创业艰难所惧,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建设新国家的伟大事业中。他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又形成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上世纪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的潮流势不可挡,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又谱写出新的英雄篇章,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勇于探索、勇于拼搏勇于创新的共产党员。孔繁森、杨善洲等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他们的业绩平凡而伟岸,他们的思想闪烁着真理的光芒,他们的精神呼唤出时代的最强音、凝聚着对祖国和人民赤诚的爱。

中国共产党何以如此坚忍不拔,中国共产党人何以具有如此大无畏的精神,就是因为有崇高的奋斗目标,有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有为共产主义而不懈奋斗的毕生追求。革命先烈夏明翰沁人肺腑的庄严誓言:《砍头不要紧,只有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抒发了共产党人的豪情壮志,表现了共产党人为真理而斗争的英雄气概。

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不是凭空产生的,不是如中国历史上所追求的《大同世界》,也不是如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所描绘的《乌托邦》,而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基础上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这部纲领性文献中,科学评价了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论述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阶级掘墓人的伟大历史使命,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表明,《宣言》所阐明的一般原理是完全正确的,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不会改变的。中国共产党人也深知,共产主义事业是人类最崇高也是最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之奋斗才能逐步实现。正因如此,我们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一步一步地朝着这个目标前进。今天,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实际行动。我们坚信,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是一定会实现的。

 

关于我们 | 建议意见 | 网站声明 | 文件下载
版权所有: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友情链接:
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