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创新途径 ——— 《彝族海菜腔社会教育传承现状调查分析》简介
来源:二等奖
访问量:6818
发布时间:2019-07-15

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创新途径

 ——— 《彝族海菜腔社会教育传承现状调查分析》简介

 普丽春 等

 

 

一、内容摘要

 

海菜腔是云南彝族支系 “三道红民歌,主要流传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建水、开远、个旧等地。海菜腔演唱内容丰富、音乐形式独特、民族特色鲜明,2006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海菜腔扎根于彝族人民生产生活之中,蕴涵着彝族特有的文化特质,其教育传承对人产生重要影响。彝族海菜腔社会教育传承与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复杂态势。彝族海菜腔社会教育传承受其经济文化条件制约,与其经济文化欠发达相伴,是一种准原始自然文化状态。彝族海菜腔社会教育传承发展与其舞台表演文化相关。彝族海菜腔社会教育传承的强大动力,是其舞台表演的文化规律。彝族海菜腔社会教育传承创新得益于民族文化传习所。民族文化传习所的中坚力量决定了彝族海菜腔社会传承发展的良好态势,延存了彝族海菜腔的 “活态基因。目前,彝族海菜腔社会教育传承存在 “教育者量少龄高、受教育者难肩重任和传习所教育中介系统传统单一等问题,应大力兴办彝族海菜腔传习所、营造彝族海菜腔歌舞环境、重视保护和培养彝族海菜腔传承人,切实加强彝族海菜腔的社会教育传承。

 

彝族海菜腔的教育传承是一个具有国际文化学意义的题目。在全球化过程中,彝族海菜腔一方面获得了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也面临新的挑战。云南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丰富的少数民族省份,对彝族海菜腔社会教育传承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研究,对探讨云南民族教育发展的出路和改革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二、主要创新点

   其一,是民族教育实践创新。成果从文化人类学视域,调查彝族海菜腔的社会教育传承现状,研究其文化表现个性,分析其文化传承特点,归纳其艺术流行规律,探索彝族海菜腔社会教育传承的创新途径,具有理论升华意义。成果所提出的 “社会尤其基层社区是各民族和各地方社会生活方式的主要基础,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产生、传承和发展的土壤,离开了这一生长的土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不能枝繁叶茂、开花结果。所以,今天仍然应该加强社会教育对彝族海菜腔的传承作用观点,具有探讨通过社会教育,有效传承彝族海菜腔等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学意义,对研究其他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保护问题具有代表性意义。在实践中对于促进彝族海菜腔等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深化现代教育改革、解决民族教育问题具有现实指导作用。

 

其二,是民族教育政策创新。成果针对建设文化强国中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研究欠缺的现状,用教育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彝族海菜腔社会教育传承问题进行研究。成果明确指出:彝族海菜腔的教育传承,是一个特殊的文化过程。社会教育作为彝族海菜腔传承的重要渠道,应承担起传承和创新彝族海菜腔的重要使命,有效实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海菜腔的教育传承,为和谐社会的发展及中华传统文化的振兴发挥积极和重要的作用。为政府和有关部门保护和传承彝族海菜腔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和谐发展提供一个新视角,为解决中国特色民族教育问题找到了合理的途径。

 

其三,是民族文化传承创新。成果对建设文化强国中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海菜腔的社会教育传承问题做了相关理论研究和新的探索。分析彝族海菜腔在当前东西部文化交流中面临的危机与挑战,有效地实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海菜腔的社会教育传承,对我国文化强国理论建设,净化社会风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创新起到积极作用,为完善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理论研究和民族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作者简介

 

 

普丽春,女,彝族,二级教授,中国少数民族教育专业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云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云南省社会科学专家、教育部民族教育专家等。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民族教育与民族文化的教学和研究。出版 《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研究》《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研究———以云南省为例》等多部专著,在全国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多项科研成果获国家、云南省政府等表彰奖励。曾主持完成全国教育规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云南省哲学科学规划基金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工作。



关于我们 | 建议意见 | 网站声明 | 文件下载
版权所有: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友情链接:
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