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云南应对农村干旱的战略选择——— 《云南农村干旱治理研究》简介
来源:三等奖
访问量:5643
发布时间:2019-07-16

云南应对农村干旱的战略选择

 ——— 《云南农村干旱治理研究》简介

 崔江红

 

 

 

一、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介绍了云南农村干旱的基本情况。接下来,分别探讨了云南农村干旱治理中的水利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体系建设、农业生产、森林生态建设对干旱治理的影响。最后论述了研究结论及发现。

 

通过研究发现,目前,气候与生态变化、基础设施薄弱与水资源利用率低,以及人口增长、新型城镇化、旅游强省战略等都是导致云南农村干旱的原因。农业用水量大也是农村干旱的重要原因。干旱导致农业减产、农民减收;农业产业结构被迫调整,粮食安全问题突出;蔬菜价格上涨,农民生活支出增加;农村空心化、农村贫困加剧,森林建设成效降低。

 

抗旱投入总体不足、政府激励补助机制公平性不足、城乡抗旱投资不均衡、城乡居民水利投资模式倒挂等问题。基础设施建设中水资源开发、利用、再生利用一体化及城乡一体化程度低、柔性水利设施建设不足、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不匹配等问题。农民抗旱自救体系薄弱、人才和物资储备不足,农业生产中经营粗放、耗水严重、抗旱补助机制不完善,农民抗旱负担重等问题是造成农村抗旱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应对不可预知的干旱,提高农村抗旱能力,一方面需要改变城乡分割的抗旱体系,开放城市相对封闭的供水系统,当干旱发生时,城乡居民共享有限的水资源;搭建城市水资源回流农村的平台及渠道,使经过处理后的城市用水能够回流到农村,形成水资源的合理循环流动;号召城乡居民降低日常用水;建立城市临时性水价制度;引导全社会支持农村抗旱,建立干旱时期农产品价格保护机制等。

 

另一方面,加大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包括柔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与现代农业发展相匹配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加强城乡水资源调配、循环基础设施建设;构筑县 (市)、乡、村三级抗旱组织体系,提高农民抗旱激励补助标准,探索 “空心村激励补助购买服务制度;完善森林生态建设补偿机制;探索政府补助、市场化运作的农业保险制度,建立全省人才整合使用机制;扩大梯度水价的价差,发展节水型农业等。

 

二、主要创新点

 

本书的最大创新点在于将治理理念引入农村干旱研究中,从而构筑了从主体、治理过程、合作机制等方面的农村干旱应对策略。

 

三、主要贡献

 

本书的最大贡献在于搭建了干旱治理的研究框架,认为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是应对农村干旱的目标,在应对干旱的过程中,应注意消除各种措施的负面影响,即注意其外部性。

 

 

作者简介

 

 

崔江红,男,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土地制度、贫困与反贫困、农村治理、农村干旱治理。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云南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1项;正在主持云南省社科规划重大招标项目1项;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云南省社科规划项目4项。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书籍出版社出版个人专著4部、合著2部。在 《改革内参》《云南社会科学》《中国水利》《云南日报》《云南日报内参》等刊物上发表论文、研究报告50余篇,执笔和独立完成的8篇研究报告得到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其中2篇得到国务院副总理批示。



关于我们 | 建议意见 | 网站声明 | 文件下载
版权所有: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友情链接:
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