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正视学术发展 保持现实人生关注 ——— 《“原生态”的幻象: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剑川石宝山歌会研究》简介
来源:三等奖
访问量:6712
发布时间:2019-07-18

正视学术发展 保持现实人生关注

 ——— 原生态的幻象: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剑川石宝山歌会研究》简介

田素庆

 

       本书开篇明旨:产生自当代中国本土语境和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情下的 “原生态概念,不适宜在西方术语 “Authenticity的理论框架下思考。原生态的概念及其核心理念,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语境下,更多地、特别地与西部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的当代发展联系起来的社会事实,值得学术理论话语体系的重新观照与建构。

 

在完全符合 “本土歌手在自己家乡日常的生活中传唱的民歌 “原生态预设下,作者连续两年对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石宝山歌会进行了田野调查和白曲现场收录。综合考量歌会所处的剑川民俗文化系统、日常生活中的白曲歌唱等 “原生态文化场域,试图以田野调查研究个案的形式,参与此理论话语的本土化过程,也是对滇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传统民俗歌会文化进行系统研究的首部专著。

 

本书指出 “原生态有相对意义上的时间维度和生态场域维度,其指向就是当下生活本身,唯其主体才能评判其生活本身的价值。原生态的学术话语构拟,应是一种 “朝向当下的田野 “原生态的立场,是对民俗生活 “生活场”“生活相 “生活流的学理观察和学术判断。这与现代民俗学重新树立的当下生活整体论存在高度契合。

 

立足于此,本书在细致梳理历史文献、民间记忆和以官方立场主办歌会的11年历程的基础上,充分倾听本土叙述者的 “倾诉,逐句解读当下田野所收录到的剑川白曲,充分展示了即使同为歌会习俗的 (少数民族)实践主体,其价值诉求的多层次、多样性和丰富性,在日常生活的意义、生命意识的感悟和认知上发掘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剑川石宝山歌会的价值维度,并以此贯穿全书对原生态民俗文艺 “生活相的价值立意。以民族志的知识生产实践探讨了如何贯通学术理论话语建构的 “原生态概念与民间生活 “原生态的内在关联。

 

总之,本书正视学术自身发展,不回避时代发展要求,力图在学术实践中保持对现实人生的关注。由是,作为知识生产者,才有参与社会文化发展进程的力量。

 

 

作者简介

 

 

田素庆,女,云南瑞丽人,文学博士,现在云南民族大学工作。



关于我们 | 建议意见 | 网站声明 | 文件下载
版权所有: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友情链接:
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