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曲靖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认识与思考
来源:
访问量:4774
发布时间:2014-05-23

 

 

曲靖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认识与思考

 

施晓东

 

从此次《社科专家曲靖行》第三调研组调研题目《曲靖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可见曲靖市委、市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

生态文明是以和谐为宗旨,以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的文明。生态文明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三个层面。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建立生态行为文明为根本途径,以提升生态意识文明为基础,以健全环境法制体系、完善生态制度文明为保障,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的整体合力。

本次调研为期三天,针对会泽黑颈鹤越冬湿地保护、坡改梯防止水土流失、曲靖市海峰湿地、白水电厂固体废物利用、众一化工对用煤焦油利用和延长产业链、驰宏锌锗节能减排等项目进行了详细考察。在进行调研的过程中,通过向同行专家和建设一线的同志们学习,深刻认识到曲靖市各级政府、各行各业和普通市民对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认识的高度统一;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美丽中国》充满期待和向往;对实现《美丽中国》《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认同。同时,也感受到曲靖市人民建设生态文明的高涨热情,并看到取得的成绩。但是,由于缺乏对曲靖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入了解,加之调研时间短,水平有限,对曲靖市生态文明建设尚难提出较多的建设性意见。下面仅谈几点对曲靖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思考。

一、对曲靖市生态文明建设现状的认识

曲靖市地处我国西南,位于云南的东部地区,经济欠发达,资源丰而不富,生态敏感、脆弱。从人均GDP所反映的经济规模、城镇化率所代表的城市化水平、人均受教育经费所代表的科技教育水平、服务业产值占GDP比例反映的产业结构、人均预期寿命和农村改水率所反映出的社会福利水平上来看,与我国东部地区尚有不小的差距。因此,曲靖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融入曲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生态文明建设应该联系资源禀赋、社会状况和生态功能区划,跳出曲靖,在更广的空间尺度思考生态文明建设。

曲靖市历届党委政府对生态文明高度重视,在《曲靖市《十二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提出《生态立市》战略。通过几年的建设,积极创建园林城市、绿色城市或生态园林城市,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得到有效保护,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污染治理、产业链的延伸等生态文明的各个层面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经过努力,曲靖市森林覆盖率高达42%,区域生态系统活力得到增强。但是,曲靖市生态文明建设在取得很多成绩的同时,也还存在一些不足。

(1)生态文明建设处在粗放式、经验式层面。联系资源禀赋、社会状况和生态功能区划的总体生态文明建设规划需要进一步完善。

(2)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协调不足,五个建设联系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

尽管《纲要》提到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但曲靖的农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城乡发展规划等与区域生态功能区划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协调不够。在新一轮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如何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从实际出发,既承担责任,又得到公平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力争与其他地区同步进入小康,这是曲靖人民必须思考的问题。

二、曲靖市生态文明建设思考

曲靖市是云南省第二大城市,省委、省政府要求曲靖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曲靖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的关键期。如何把握好这一关键时期,为曲靖发展赢得更大空间,是值得每一个曲靖人思考的问题。

(一)转变思路、创新理念,坚持生态战略不动摇

1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在新起点上实现曲靖的绿色崛起

曲靖市委、市政府确立了《生态立市》《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建设《森林曲靖》的执政理念。《纲要》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就应体现曲靖生态特色,将高品质的生态环境作为稀缺资源和重要的生产力,有力地引导曲靖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2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不断提升生态文明的惠民度

曲靖市委、市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内涵的把握准确,他们充分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绝不是排除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并不是消极地保护自然,不能就生态论生态,而是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态需求,并且使之更加紧密结合起来。因此,曲靖市应把生态立市和以人为本统一起来,把改善民生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落脚点和结合点,坚持用民生需求来《倒逼》生态文明建设,用民生改善的成果来衡量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只要坚持正确的发展观,生态文明建设将一方面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另一方面,也将促进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持续改善。

3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实现生态与经济的融合发展

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统一,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不走拼资源、拼环境的老路,处理好《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关系,努力找准科学发展与发挥生态优势的结合点,把握生态保护与开发的平衡点,培育生态经济增长点,在科学保护的前提下,在环境承载力的范围内,积极促进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较好实现曲靖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统筹规划,围绕目标不放松

曲靖地处云南东部、珠江源头和长防林工程与引牛入滇区域,喀斯特地貌石漠化、山区水土流失严重,生物多样性比云南西部较低,农业新品种的推广和生态入侵对生物多样性威胁大。

建设生态文明市,必须有一个好的规划作指导。在充分调研的情况下,分析区域生态特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异规律,确定不同地域单元的主导生态功能。认真组织编制《曲靖生态市建设规划》《曲靖市生态功能区规划》《曲靖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在此基础上建立曲靖生态文明市指标体系,是搞好生态文明市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编制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要科学划分功能分区,确定各片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以科学的态度、前瞻性的思维和开阔的视野,统筹规划功能分区、产业布局、风格特点,强化规划的综合性、全局性、战略性和可操作性。要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到规划的各个方面,着力保护好历史文化、民族文化,让空间布局既体现历史风貌,延续历史文脉和民族特色,又凝聚现代气息,突出曲靖特色;要制定出近期、中期、远期生态文明规划体系和生态文明区域发展、产业发展等专项规划体系。城市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重大基础设施规划等专项规划要有机衔接。城市规划除要经政府审批外,还应通过人大适时做出决议,以保证规划的稳定性和权威性。

(三)传播生态文化,培育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大力培育生态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行动。通过生态教育、生态宣传、生态文化的传播等多种形式,提高全民生态文化素质和生态文明意识。

1树立生态文明观

牢固树立《善待生命、敬畏自然、师法自然的伦理观;环境价值观;保护环境的发展观》。强化《经济、社会和环境相统一的效益意识、协调发展的政绩意识、节约资源、循环利用的可持续生产和消费意识》,推进生态道德建设,不断提高生态文明素养。

2弘扬民族生态文化

挖掘民族生态文化资源,树立生态文化品牌,提升文化活动品位,提高曲靖生态文化的影响力,加强民族生态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发展民族生态文化产业,促进生态旅游和相关第三产业的发展。

3生态文化教育、生态文明宣传

提高党政领导干部的生态文明素养和意识。加强对企业职工的生态文明知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法规教育,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生态责任。加强农村生态文化教育。开展生态体验,增强感受教育和体验教育。开展主体宣传,规范公共场所文明行为。

(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生态经济

《十二五》期间,曲靖的主要任务还是发展。只有经济发展具有一定量的水平(人均GDP达到4万~5万元),经济与环境的协调才能得到提升。同时,要加快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生态产业,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

1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过去,曲靖产业从结构上看,以煤、煤焦、冶金、火电为主,占整个工业的比重达70%,水泥、钢材、电解铝、炼焦等六大高耗能占全市能耗的85%。在西部大开发中曲靖成了东部发达地区的原料、能源、市场、廉价劳动力(打工经济)提供地,利用了曲靖资源,发展了东部经济。损坏曲靖环境,与东部差距不断增加,导致曲靖进入了边污染边治理、边破坏边建设的窘境。

《十二五》期间,曲靖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一是发展不足;二是发展不协调。城乡发展、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三次产业发展和区域发展不协调,发展结构不合理,城乡二元结构突出;三是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四是发展基础不牢固,可持续性不强。因此,《十二五》期间,曲靖要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生态功能区划的要求,安排生产力布局,使产业发展保持在环境承载范围内。继续做强做优两烟及配套这个支柱产业;延伸煤化工、磷化工、有色冶金加工和钢铁产业链;发展壮大能源、建材和农特产品加工工业;巩固提升畜牧、林等传统产业。促进资本、资源和技术的有效结合和集约化、集群化发展;围绕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型产业规模化,调整优化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布局,提高资源精加工和综合利用率,扭转对资源的过度依赖;依托技术进步,大力发展资源精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集聚度;推进县域经济和园区经济发展。

因此,发挥城市优势,加速重点产业集聚发展,打造城市经济圈和通道经济带,实现中心城市与县域经济的互动和融合发展,是我们提升经济的发展目标。

2发展生态经济

发展生态工业,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通过能源、资源的综合利用,节约能源资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加快建立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和产业技术创新平台,联合地方高校和职业技术学校建立一批产、学、研结合的示范基地,建设区域性研发中心和技术中心。

建设生态工业园,制定严格的资源、能源利用、污染物排放标准。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形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产业链;发展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实现废弃物资源化。

大力发展多样化的高原生态特色农业和有机农业,实行农业标准化的生产,积极培育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品牌,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加快实施以沼气为主的生态工程,积极并稳妥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形成清洁、经济的农村能源体系。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推行测土配方施肥,利用生物防治病虫害,从源头上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发展生态友好型服务业。加强旅游生态环境建设,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根据资源环境禀赋,加大投入开发民族风情(水族)、文化旅游(会泽会馆文化、历史文化、饮食文化等)、生态旅游(湿地)、自然景观旅游(包括地质景观)、健身旅游、农业生态旅游(罗平油菜花海)等生态旅游产品,加大旅游宣传,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按照规划启动休闲度假基地、旅游小镇、旅游特色村、民族文化旅游示范县和会展商务旅游基地建设。用美丽、生态、安全、环保、舒适的旅游服务产品吸引东部游客到曲靖来观光、避暑、越冬、投资兴业。把曲靖建成上海市、广州市等东部城市的后花园。

3加强新型特色产业的科学培育

新型特色产业的培育要以市场为主体,与整体规划相统一,避免想当然。其中,特别是生物产业,其发展要符合生物科学、生态学规律。一个区域内物种类型是生物与环境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某个物种在甲地生存很好,不等于在乙地也能很好;一棵树能生存得很好,不等于它的树林也能生存得很好。《淮南橘》就是很典型的一个例子。一个物种引入,不仅要考虑该物种的生存和产业化发展,同时也要研究它对本地生态系统的入侵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作用。几年前,富源的银杏、师宗的花椒都是很有特色的产业,如今不知道还有多少产能。曲靖市的核桃树计划种植30万亩,其中各区县都按照一定的比例和计划进行了栽植,此次没有进行具体的调研,但据了解效果不容乐观。总之,各县、各乡都应因地制宜,致力于从本地物种中培育适应产业化品种。如需引入外地品种,必须进行不同规模的实验和生态影响评价,应用生态学规律合理进行林、灌、草立体配置,增强生物多样性,防止外地物种引入产生的生态入侵。加大地方特有农业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力度,避免新品种的推广导致地方农业物种多样性的消失。

发展生物药,加强地道药材规范化种植和天然人工基地建设,积极开展濒危药用植物的保护和繁育研究,保护自然植物资源,使其可持续得到利用。

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推进低碳化管理,推广低碳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低碳城市的创建工作。大力发展清洁能产业。加强环境保护技术和工艺设备的研究开发,逐步形成环保产业体系。加大龙头企业的培育,促进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的良性发展。加快环境咨询服务业发展,加强监督管理,规范市场行为。

(五)完善机制,促进生态制度文明

通过体制完善和制度创新,着力克服制约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障碍,建立完善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引导人民群众自觉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通过建立健全综合决策机制、公众参与机制、交流合作机制、人才培养机制和干部考核机制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运行机制。

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从能源密集型为主的重工业向服务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时,环境污染减少,这就是结构变化对环境所产生的效应。实际上,结构效应暗含着技术效应。产业结构的升级需要技术的支持,而技术进步使得原先那些污染严重的技术为较清洁技术所替代,从而改善了环境的质量。技术创新的本质是创新人才。与发达地区比较,我们的落后,不是技术的落后,实质上是人才的落后。培养自己的创新人才是改变落后面貌的根本措施。

曲靖师范学院等地方高校和职业技术学校担负着为曲靖市培养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高校的任务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传承创新,可是,学校和社会缺乏必要的合作和交流,学校的科学研究比较欠缺,针对曲靖经济社会中现存的环境问题的研究,研究的方向接不了地气,也就不可能顶天,研究目标仅用于发表文章,评评职称,教授、博士在曲靖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也就缺乏话语权。由此培养的学生,对社会、企业而言并不适用,专业性也较匮乏。另外,企业、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缺乏,经济社会发展缺乏动力。因此,市委、市政府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和学校共同培养人才机制,鼓励、支持、帮助校、企结合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在共同的研究和创新中成就事业、培养人才;政府引导研究所、中心、监测站与地方高校、职业学校结合;让高校的硕士、博士在接地气中长才干。

我们的企业、政府在产业发展、经济建设中有问题、有项目首先想到的就是清华、北大、中科院或者昆明的高校和研究所,这是毋庸置疑的。而如果把研究任务交给地方高校、研究所去做的话,在完成一个个项目的同时,更重要的收益就是培养了我市自己的人才队伍,同时教师、学生在曲靖经济社会发展洪流中得到了锻炼,成为专家,成为创新人才或者合格的劳动者。几年下来,大批人才成长起来,政府就不会为企业缺乏创新动力发愁,不再为大学生就业和企业招工难发愁。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就能真正得到发挥。因此,政府对学校的支持在于提供科研项目,这远远比提供资金更重要。

积极开发曲靖市生态文明建设转移贡献的定性和定量研究,为争取生态补偿提供必要的支撑。曲靖市位于珠江源头和长江流域,曲靖市生态文明建设直接为下游和滇池提供生态服务。曲靖市为生态建设付出劳动和保护环境转移的发展机会,受益地区应该进行补偿。积极研究生态补偿标准体系,制定和完善生态补偿政策,探索多样化的生态补偿方法、模式,建立区域生态环境共建共享的长效机制。

 

(作者系曲靖师范学院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教授) 

关于我们 | 建议意见 | 网站声明 | 文件下载
版权所有: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友情链接:
网站二维码